大民简介     |    帮助中心
|
|
|
|
|
|
 
     
  栏目导航  
    Guidance  
      律 师 团 队  
      业 务 领 域  
      法 治 新 闻  
      收 费 标 准  
      在 线 咨 询  
     
        电话咨询
      0737-2231666/777 
 
     
        邮箱咨询
      460265169@qq.com
 
     
        QICQ咨询
      460265169
 
 
   益阳著名律师 > 全国人大法律 > 详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颁布日期】1984.05.11 【实施日期】1984.11.01
【颁布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 【时 效 性】已被修正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的监督治理 第四章 防止地表水污染 第五章 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以保障人体健康,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特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海洋污染防治另由法律规定,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采取防治水污染的对策和措施。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治理的机关。
    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是对船舶污染实施监督治理的机关。
    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治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地质矿产部门、市政治理部门、重要江河的水源保护机构,结合各自的职责,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治理。

    第五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因水污染危害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致害者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
    

第二章   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



    第六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补充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第七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不能保证达到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八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水污染防治的要求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适时修订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的监督治理



    第九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开发、利用和调节、调度水资源的时候,应当统筹兼顾,维护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体的合理水位,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第十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把保护城市水源和防治城市水污染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建设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

    第十一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对造成水污染的企业进行整顿和技术改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对生活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具有非凡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划定保护区,并采取措施,保证保护区的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第十三条   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治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水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的措施,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经有关环境保护部门审查批准。在运河、渠道、水库等水利工程内设置排污口,应当经过有关水利工程治理部门同意。
    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时候,其水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过环境保护部门检验,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准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十四条   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并提供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拆除或者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应当提前申报,并征得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的同意。

    第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

    第十六条   对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的排污单位,限期治理。
    中心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决定。排污单位应当如期完成治理任务。

    第十七条   在生活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供水安全等紧急情况下,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采取强制性的应急措施,包括责令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减少或者停止排放污染物。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和有关的监督治理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机关有责任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四章   防止地表水污染



    第十九条   在生活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有非凡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的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在保护区四周新建排污口,必须保证保护区水体不受污染。
    本法公布前已有的排污口,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治理;危害饮用水源的排污口,应当搬迁。

    第二十条   排污单位发生事故或者其他忽然性事件,排放污染物超过正常排放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水污染危害和损害的单位,并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船舶造成污染事故的,应当向就近的航政机关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二十一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

    第二十二条   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第二十三条   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存放可溶性剧毒废渣的场所,必须采取防水、防渗漏、防流失的措施。

    第二十四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第二十五条   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第二十六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或者倾倒放射性固体废弃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防护的规定和标准。

    第二十七条   向水体排放含热废水,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水体的水温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防止热污染危害。

    第二十八条   排放含病原体的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后,方准排放。

    第二十九条   向农田浇灌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应当保证其下游最近的浇灌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浇灌水质标准。
    利用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进行浇灌,应当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

    第三十条   使用农药,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和标准。
    运输、存贮农药和处置过期失效农药,必须加强治理,防止造成水污染。

    第三十一条   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必须符合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从事海洋航运的船舶,进入内河和港口的,应当遵守内河的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船舶的残油、废油必须回收,禁止排入水体。
    禁止向水体倾倒船舶垃圾。
    船舶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必须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的措施,防止货物落水造成水污染。
    

第五章   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三十二条   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第三十三条   在无良好隔渗地层,禁止企业事业单位使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第三十四条   在开采多层地下水的时候,假如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

    第三十五条   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三十六条   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环境保护部门或者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一)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事项的;
    (二)建设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治理的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
    (三)拒绝环境保护部门或者有关的监督治理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弄虚作假的;
    (四)违反本法第四章、第五章有关规定,贮存、堆放、弃置、倾倒、排放污染物、废弃物的;
    (五)不按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或者超标准排污费的。
    罚款的办法和数额由本法实施细则规定。

    第三十八条   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除按照国家规定征收两倍以上的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其停业或者关闭。
    罚款由环境保护部门决定。责令企业事业单位停业或者关闭,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地方人民政府决定;责令中心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停业或者关闭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由环境保护部门或者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处以罚款;情节较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天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一条   造成水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部门或者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水污染损失由第三者故意或者过失所引起的,第三者应当承担责任。
    水污染损失由受害者自身的责任所引起的,排污单位不承担责任。

    第四十二条   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水污染损失的,免予承担责任。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重大水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可以比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或者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二)“污染物”是指能导致水污染的物质。
    (三)“有毒污染物”是指那些直接或者间接为生物摄入体内后,导致该生物或者其后代发病、行为反常、遗传异变、生理机能失常、机体变形或者死亡的污染物。
    (四)“油类”是指任何类型的油及其炼制品。
    (五)“渔业水体”是指划定的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回游通道和鱼虾贝藻类的养殖场。

    第四十五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第四十六条   本法自1984年11月1日起施行。
            ***  E法网律师在线,提供数据支持  ***
 
     友情链接:益阳刑事辩护律师网     益阳市住房公积金     益阳房地产信息网     益阳公众信息网    益阳市房地产管理局    益阳人才网    
地址:湖南省益阳市益阳大道西101号金源大厦C座1105        电话:0737-2231666,2231777
E-MAIL:460265169@qq.com        版权所有:湖南大民律师事务所         湘ICP备11012238号-1
   www.yylawyer.net